攻势足球玩不过实用足球?两者结合才是完美战术

上届欧洲杯上,意大利五个人围着防守伊涅斯塔的场面成了经典

或许是扩军后修改了规则,只要保证不输球就有可能晋级的缘故,诸多球队纷纷采用保守战术。又或许是当今足坛流行极致传控的攻势足球,实力相对较弱的球队愈发擅长防守,导致小组赛阶段场均1.92的进球率,刷新了该赛事近48年来的最差纪录。

没有了激烈的对攻和更多的进球,比赛的过程自然不如以往精彩,再加上随着扩军而来的冰岛、北爱尔兰等新军,更是使用“摆大巴”式的严防死守,大大降低了比赛的观赏度。尽管这些防守型的球队踢得并不漂亮,但在比赛中却非常实用,闯入本届杯赛8强的3支新军就可以为此正名。而那些以华丽攻势见长的球队被淘汰出局后,攻势足球就真的走向没落了吗?

攻势足球,看上去很美

如果说拥有阿扎尔、卢卡库、德布劳内等球星的“欧洲一哥”比利时,被阵容最平民的意大利击败,还不足以说明实用足球战术的强大。那么,曾以极致传控缔造了“斗牛士王朝”的西班牙,被擅长防守反击的“蓝衣军团”淘汰出局,足以证明华丽的攻势足球已经走向了没落。

然而,也会有人认为,意大利的防守艺术和西班牙的传控艺术,是主宰当今世界足坛的两大战术风格。“斗牛士”此番失利,根本原因是哈维、托雷斯、伊涅斯塔等“黄金一代”球员或老去、或离开的缘故,并不能说明以细腻的传控技术、合理的交叉跑位、积极的高位逼抢为基础的攻势足球,不如以前强大。

但是,拥有一套豪华的中场配置又能如何呢?本届杯赛,克罗地亚就是这样一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华丽之师,球队中不仅有皇马、巴萨的两大核心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还有“国米双星”布罗佐维奇和佩里西奇,赛前人们也因此纷纷预测“格子军团”有望杀进决赛。

原本克罗地亚想在法兰西弹奏“狂想曲”,可是面对跌跌撞撞晋级淘汰赛的葡萄牙时,却暴露了他们华而不实的本质。虽然整场比赛“格子军团”的进攻依旧犀利,17脚打门、27次任意球、719次传球和59.4%的控球率,都显示着他们强大的控制力。但放弃了“桑巴”风格的葡萄牙,发挥着拼抢凶狠、防守严密、反击快速的战术思想,到比赛的最后时刻绝杀了“格子军团”。

如此看来,实用的防守战术才是帮助球队获胜的关键,而华丽的进攻战术只是“看上去很好”。

实用足球,并非无懈可击

自从极致传控的战术理念独步世界足坛后,诸多弱旅便模仿“防反鼻祖”意大利建起了严密的防线,来阻挡豪强猛烈的攻势。这种将大量球员“龟缩”在本方半场“摆大巴”式的防守战术,是弱队与强队展开拼杀时,最有效的一种可以争取获胜的战术。

这种战术的核心就是防守,在本方禁区内外堆满防守人员,不给对方传递、突破的空间,然后在对方久攻不下以及本方不断地解围中,寻觅反击的机会。本届杯赛,冰岛、威尔士、斯洛伐克、北爱尔兰等首次晋级欧洲杯的球队和实力较弱的波兰、爱尔兰,使用的都是这套防反战术,他们也因此创历史地杀入了淘汰赛。虽然这种足球风格看上去并不精彩,但是国家之间的比赛赢得民族尊严才最为重要。

淘汰赛可谓是豪强林立,这几支弱旅想要走得更远,除了继续保持密集的防守体系外,还需要有一个锋利的攻击武器。在这几支球队中,除了威尔士有状态极佳的“大圣”贝尔、波兰有联赛射手王莱万、冰岛有一个令人胆寒的“手榴弹”外,其他球队都只有严密防守的能力。因此,攻防兼备的冰岛、波兰和威尔士都爆冷杀入了八强。

可是,当莱万领衔波兰遇到了C罗的葡萄牙后,同样“摆大巴”两支球队都没有让对方的锋线核心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最后波兰在拼运气的点球大战被淘汰。虽然冰岛的“手榴弹”战术多次威胁到了东道主法国的球门,但之前引以为傲的严密防守却被“高卢雄鸡”刺穿了5次,最终只能止步8强。尽管威尔士让比利时“伪强队”的本质原形毕露,但半决赛面对葡萄牙时,C罗的神勇发挥也击碎了威尔士的“黑马”梦。

由此可以看出,实用的防守战术并不是无懈可击。

“攻势+实用”才是完美战术

防守时,有层次分明、张弛有度的数道防线,可以将对手进攻的危险程度层层过滤到最低一级;进攻时,有持久的耐心、快速的反应,可以出其不意地给对手制造致命的威胁。这种战术体系,就是意大利经典的防守反击战术。在本届杯赛上,攻势华丽的比利时、西班牙,面对球员老迈的意大利时,不但没有发挥出极致的进攻实力,还被“蓝衣军团”洞穿了球门,使传控战术颜面扫地。

“蓝衣军团”凭借着防反战术杀进八强后,面对的是人员配置更合理、传控技术精湛的德国,但“日耳曼战车”似乎畏惧这套实用战术的攻击力,在对阵意大利时更加偏重防守,不敢贸然进攻。两队在比赛中的战术风格极其相似,相互展示着完美的防守能力。或许是高强度的对抗,使双方防守球员都出现了致命的失误,双方各进一球后,意大利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被淘汰。

当然,意大利遗憾出局并不能说明防反战术的失败,而德国胜利晋级也只能说明是运气好。不过,兵不血刃杀入八强的“日耳曼战车”,其实是一支以传控足球战术为主的球队,加上2014年世界杯夺冠的阵容,德国不仅有致命的进攻、顽强的防守,还有传控的美感。如果与意大利上演传控和防反的对抗,那么“日耳曼战车”不一定斗不过“蓝衣军团”,毕竟之前的4场比赛一球未失。

或许,德国使用这种类似“意大利式”的战术,是相信自己的进攻球员能够在不断的传球中发现对方防线的漏洞,给予致命一击。然而,也许是意大利的防守能力过于强大,德国没能在比赛中发挥出预想的攻击力,但“日耳曼战车”的战术意图,似乎在向世界足坛宣告,完美的足球战术在严密防守和犀利攻击的基础上,再配合流畅的传控,恐怕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敢与之抗衡。而这样一种战术风格,也会看上去很美。

颠覆世界足坛的三大战术

链式防守

当足球运动的战术重心从进攻转到防守后,意大利的链式防守可以算是代表之一,他们将球队的防线分成3道,第1道由3名中场球员负责夹击持球球员,第2道由4名后卫负责逼抢,第3道由一名“清道夫”负责填补前两道线的漏洞,这名后卫是整个链式防守的灵魂角色。

虽然球队在链式防守上至少要消耗8名球员,而且投入进攻的兵力也很少,但他们会依靠坚固的防守和犀利的反击,在对方防守未稳的情况下,迅速破门得分。

全攻全守

与其他足球战术中的进攻和防守球员分工鲜明相比,全攻全守战术中的所有球员都没有固定的位置,他们在场上需要同时担当攻、防任务,并不断地进行交叉换位、补位来破坏对方的阵型,寻找破门机会。这种行云流水般的配合,绝对是球迷们都喜欢看的比赛,而荷兰就是全攻全守的代表,他们在1974年的世界杯上,采用了这一战术最终打进了决赛。

全攻全守战术对球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意识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控球和创造空间的能力上。这套战术不仅调动了球员的积极性,还让球员从阵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tiki-taka(极致攻守)

从2008年开始,西班牙凭借这一战术夺得世界杯冠军和欧洲杯冠军后,也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足球改革,并铸造了一座属于“斗牛士”的王朝。这套被称作tiki-taka的战术,以细腻的传控技术、合理的跑位、积极的高位逼抢为基础来追求极致攻守的足球战术。

这套战术的精髓,是球员在控制住控球权的情况下,通过频繁传接球配合并寻找对方防守体系的空当,然后把球快速传送到最能杀伤对手的位置。虽然Tiki-taka战术也存在弊端,但这种控球战术已经影响了世界足坛,还带来了全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