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山林中的“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你认识吗?

白鹇长大后,雌雄异色,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则长有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灰白色的长尾,两翅也为灰白色,而双脚却是红色。

雌白鹇则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头顶具冠,嘴粗短而强壮,也长有长长的尾巴。相比之下,雌白鹇略没有雄白鹇长的漂亮。

白鹇在世界上有16个亚种,而中国就有其中的9个,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等地。而我们湖南炎陵的白鹇种类,归属于福建亚种。

在我们家乡湖南炎陵,白鹇一直是全县各乡镇山中较常见的“野鸡”。白鹇多栖息于我县海拔2000米以下的高山常绿阔叶林中。通常成群活动,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等。白鹇虽然长有翅膀,却极少飞翔,主要在地面上觅食,活动范围相对固定,有强烈的领地意识。

但白鹇却是很机警的动物,白天觅食时基本上悄无声息。遇到紧急情况,便会飞上树梢躲避。夜晚经常是成群排列在林间树木高处的枝杈上栖息,只有繁殖期才会在灌木从中筑巢,每窝产卵6~10枚。雏鸟孵出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因为白鹇活动范围比较固定,山里人俗称有“鸡路”,所以早几年,我们当地常有不怀好意的人会去山上偷猎,只要在白鹇经常活动的路线上下绳套,往往就能捕获到。如今,随着政府部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大,加上人们对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性的认识,已极少有人会去捕猎白鹇了。

所以,看到这一窝的小白鹇,我和友人都有点不知所措。最终,我们没有去打扰它们,只希望仅仅是亲鸟外出觅食未归而已。

朋友们,你们那里也有白鹇吗?可以分享一下你们所了解的、关于白鹇的知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