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汊涧镇

在安徽省橄榄形的版图上有一个三面临苏一面接皖深入江苏省腹地的城市,她就是被誉为安徽省“东向桥头堡”的天长市,而维系天长与安徽联系的“脐带”就是有“两京要冲,五省通衢”之称的千年古镇汊涧镇。她,北临洪泽湖、南接长江、西望莽莽长山、东濒高邮湖。这里地处苏皖两省四县的交界处,长深高速(G25宁淮段)、新旧205国道(宁连高速公路)南北向纵穿全境,新老312省道(滁扬一级公路)横贯东西。自古扼南北、东西交通之要冲。汊涧镇在地貌上属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向湖周冲积平原的过度地带,植被覆盖率高、物种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优越。保存了成片的原生次生林地,拥有392公顷山林、2亿m³库容的水面,山水田园交相辉映,莽莽林海、淼淼水泽,山水相连、相映成趣,山清水秀、毫无污染,,独特的原生态的山水旅游资源,被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处女地和“天然氧吧”,早有本地清朝诗人汪心如的《竹枝词》赞道“波光淡淡水迢迢,傍晚中流画浆摇。渐觉宵来风露冷,九龙溪水暂停桡”。

汊涧镇不仅有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汊涧,旧称“南阳”,与东汉的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汊涧的马家墩被确认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望夫台、青狮墩、四股墩、楼庄等均被确定为距今三、四千年的商周古文化遗址,境内的第一高峰——釜山,是距今约80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晚期火山喷发的遗物;而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5000多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率领9大部落“合符釜山”,“釜山”是真正意义上的“龙的故乡”,釜山景区还有始建于五代的龙隐禅寺、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龙王井,有国家AAA级景区的“山即是园,园即是山”的釜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有“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远征南唐的遗迹,有关于八仙传说的“晃仙桥”、醉仙石等等。龙隐古刹由于周世宗柴荣的种种传说而声名远播.....

汊涧镇不仅是一片净土,一片沃土,更是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十二五”以来,汊涧镇在天长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坚持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优先,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和园区建设同步”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美好汊涧建设不断加快、镇村环境保洁全天候全覆盖。集镇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集镇人口2.95万人,集镇的商贸业繁荣活跃,文化、广播、教育、卫生、电信和银行等服务功能齐全,道路、绿化、照明、通讯、自来水、有线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完善,新型住宅小区形成一定规模,集镇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集镇面貌整体改善。同时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园区集聚功能,截止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150多家。2015年全镇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8亿元,实现财税收入1.3亿元。截止2016年7月,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6.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7亿元;财政收入7648万元,增长2.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增长37.5%,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综合实力的增强,汊涧镇已跻身于滁州市、天长市强镇之列,现不仅是安徽省发展改革试点镇、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也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专业镇。如今的汊涧形成了以食品加工业为特色、镇村全面规划科学、镇容镇貌整洁卫生、社会环境安全幸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宜居宜业的新型乡镇。

长山村印象——知否此处是农家

优美舒适的乡村环境

汊涧生态美如画

汊涧镇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长山村举办农民运动会

汊涧镇环境整治提档加速

汊涧镇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当地演出队在农民文化乐园演出

汊涧镇有优良的生态环境

汊涧镇有独特的历史文化——5000年前“黄帝合符釜山”纪念墙

通畅便捷的镇村公路

汊涧镇乡村雪景